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 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

多角报道

当前位置/ 首页/ 新闻/多角报道/ 正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多角报道 > 喝咖啡的“海派”文化

喝咖啡的“海派”文化

  上海人爱喝咖啡,不仅是习惯,更是一种价值体现。

  上星期我到龙井之乡杭州出差,路边小草冻得结霜,行家们都瑟缩成一团在抄笔记。终于苦等到午餐,香港人急不及待要品尝这里的特产茶叶暖身提神,上海人却拿着一杯杯烫热的“拿铁”凑到嘴边,满脸幸福。

  上海人年喝20杯咖啡?

  只要到市中心逛逛,实在不难看出上海人对咖啡的痴恋。从我家出门二十分钟步行距离,沿路已满布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品牌,而且每间店都颇具人气:美国Starbucks、英国Costa、香港太平洋咖啡,以至近年十分流行的韩式咖啡店Mangosix、Zoo Coffee、Twosome等等,密度恐怕可与便利店匹敌。


咖啡品牌

  但根据国际咖啡组织报告,中国每年人均咖啡消费量只有83克,即大约5至6杯咖啡。上海人每年喝20多杯咖啡,冠绝全国,但仍与香港100多杯相差甚远,更别论欧美国家的数百杯了。当然,中国人口接近14亿,单计上海也有2400万人,已相当于整个澳洲,数字容易被冲淡。可是也不能否认,数据与观察有明显出入。

  阿拉吃咖啡长大

  为什么会这样?名嘴周立波说过:“阿拉上海宁是吃咖啡长大的。”这句话没有错,但相信他指的是老一辈,应该说是老两三辈的上海人。

  提起法租界,老上海人都会想起曾经与马路两旁的梧桐树一同见证过上海滩“大时代”的法式咖啡馆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咖啡是中上阶层的玩意,香烟与咖啡这配搭,或多或少替上海赢得“东方巴黎”这称号。当然,1949年后,上海咖啡馆亦伴随这款奢侈饮品在民间消声匿迹。

  到了改革开放,就像股市、现代科技等从西方传入的一切,咖啡也率先在这富有殖民色彩的都市复活。衡山咖啡馆是文革以后首间在上海开设的咖啡店,可惜现已结业。今天,上海的咖啡因瘾君子主要是享受着经济发展成果的八十后、九十后年轻人。如果以咖啡爱好者人数为Y轴,并以他们的年龄为X轴,我们可大致画出一条M字形曲线。

  醉翁之意不在酒

  不过,称他们为“咖啡爱好者”并不太准确。在大多数上海人(或者大多数人)眼中,咖啡与其说是纯粹的提神饮料或味蕾享受,倒不如说是达致某“目的”的工具,是名配角。

  这些人看不起速溶咖啡,对品质有一定要求,却很多都不知道Latter和Flat White分别,甚至会点了一份Espresso然后纳闷为何杯子这么小,更勿说要分辨不同地区咖啡豆的特色。


咖啡店Sumerian
 
  他们喝咖啡的主要“目的”,是“到咖啡店坐坐”这活动本身,不管是为了用餐、上网、办公、见朋友、谈生意、约会,还是独自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。香港浸会大学就曾与内地研究机构作过调查,发现在约会时选择喝咖啡的上海人,明显多于其余三座一线城市。

  逝去辉煌之挽歌

  更重要的,是这行为背后的内涵价值。文化研究者尝试用“小资”情意结解释上海人对咖啡(店)的热爱,在香港,这便是所谓的中产生活态度。这态度不知惹过多少外地人不满,批评他们在崇洋媚外,在“装逼”。

  但对上海人而言,此便是揉合了中西、调和了繁华与悠闲的“海派”文化,咖啡如是,生活如是。这除了是收入和品味的展现,也是对这城市一段已逝去的辉煌历史之挽歌。有什么比坐在装潢别致、浓香扑鼻的咖啡店什么都不做,更能代表一个完美周末?


The Press

  此刻,我独自坐在汉口路上的ThePress,喝着凉掉的咖啡。这里的前身是于1949年停刊的《申报》报馆,楼底十分高,更有着精细雕刻,环境绝对能与港岛上环的特色咖啡店媲美。此刻,我愈来愈确信,记者只是把咖啡因分解成文字的生物。(作者:吴天佑)

标签: 海派 咖啡 文化
底部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