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 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

多角报道

当前位置/ 首页/ 新闻/多角报道/ 正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多角报道 > 探店广深:外卖月销1000+的咖啡馆,开始比拼“打包细节”

探店广深:外卖月销1000+的咖啡馆,开始比拼“打包细节”

    最近在广深周边逛咖啡馆,我有几个新思考:

    咖啡打包又有新流行?小红书的流量,还重要吗?厌氧埃塞SOE,会不会成为咖啡馆的新爆款?一起来看看。

    咖啡打包,开始重视视觉和包装?

    这两个月汕头的咖啡外卖量激增,不仅有的店月销3000单一枝独秀,月销1000单以上也至少5家。

    全线折扣冲销量,乘风破浪的咖啡外卖,背后赚到了钱,还是一地鸡毛,每个店主各有一笔账。

外卖咖啡

    在外卖潮里几个细节的变化,消费者还是喜欢的。比如:

    咖啡打包开始流行分装,即使是一杯冰美式,冰块、水、浓缩咖啡都分开打包。最好还要附上饮用指引的卡片。

外卖咖啡包装

    外卖包装开始讲究个性。以前的咖啡馆自己印贴纸,贴在公版的打包杯和纸袋上。这种简易包装在现在已经不够看了,咖啡馆都开始自己印制杯子、杯套、纸袋,包装物料成本在增加。

咖啡

    众所周知,咖啡外卖并不是最佳的体验。冰块融化稀释了口感,绵密的奶泡到手已经消融……味道的分数差异不会特别大,改进包装为了抓住消费者的眼球,传递更多信息,留下记忆点。

    疫情重压给依赖线下的各个行业都打开了线上的任督二脉。讲究仪式感和视觉呈现的鸡尾酒,现在也开展外卖寄送的线上渠道。庙前冰室就推出了用易拉罐和罐头形式的鸡尾酒。

    流行的咖啡小店很多都以外带为主,搭配外卖,这种趋势下,差异化的包装可能省不了了。

庙前冰室新推出的罐头鸡尾酒
庙前冰室新推出的罐头鸡尾酒

    厌氧埃塞SOE会成为新爆款吗?

    在庵埠的keep,主理人Marti给我喝了soe set,豆子用的是厌氧埃塞。奶咖的甜度高,像酒心巧克力;美式是成熟、浓郁的热带水果果汁感。两杯咖啡风味清晰,非常好捕捉。

厌氧埃塞做的咖啡

    回想一下,并不是第一次喝到厌氧埃塞做的咖啡了,有些店的牛奶还用了冰博克。每天黑咖啡的人可能会觉得喝完有点腻,但是对于喜欢甜,甚至爱喝奶茶的客人,这杯咖啡太好接受了。

    接下来,这种这种咖啡在市面上会流行一波。市场上的喜爱反馈总是像蝴蝶效应一样传到产地,就像去年市场上卖得很火的玫瑰谷、荔枝兰……今年一到货,朋友圈又炸了。

    今年喝到了很多特殊处理法的埃塞豆。感觉就像街舞3里钟汉良被逼着现学街舞battle,成名已久、人设完整,但是在新潮流下也得跟着改变。传统的耶加且喝且珍惜。

    小红书的探店流量,还重要吗?

    小红书在年初的时候发布了“手边的咖啡地图”的话题,半年过去只有1600多人参与。这是精致生活的战场,探店、街拍、穿搭,发小红书是潮流,也是年轻人的社交活动形式。

小红书上汕头未开先火的咖啡店-imwe coffee

    最近汕头的imwe coffee在深圳石厦开了一家店,还没正式开业,在小红书上就火了,吸引了很多人去探店消费。

    小红书和大众点评,看起来日暮西山,玩不出什么新花样,但是上面还是有一堆“原住民”,活跃度高,也在这个专属的圈子里积极分享、传播。

    小红书上拍的咖啡馆,透露了一些咖啡馆设计的新趋势。原本简约审美已经不再流行,年轻人拍照更喜欢色彩丰富、装饰细节更多。门口有座位,店内需要奇奇怪怪的位置,可能是楼梯、台阶、箱子……空间自由度更大,不能拘谨,方便凹造型。

小红书上的网红咖啡店

    很多咖啡从业者听到网红、拍照都是眉头紧皱,影响咖啡馆的氛围和体验。其实开一家店,到底是为了经营盈利,还是只分享自己?一手抓质量,一手抓流量,两手都要硬。

    现在咖啡馆不再稀缺,开店都是真金白银,高效引流,回笼资金才是要务。对于新店,新鲜感产生的流量红利期里分秒必争,火不起来,以后就更难了。

    走量就能够生存吗

    网上看到杭州兴起10平米不到的咖啡小店,开在菜市场、创业园、甚至是报刊亭里。不仅在杭州,最近在广州新开的咖啡店,卖15元美式、20元拿铁也占了多数。

杭州的报亭咖啡
杭州的报亭咖啡

    这个价位的咖啡让很多人产生了困惑,品质如何保证?到底是降了成本还是牺牲了应得利润?

    种种疑问可以归结于,我们记忆里的咖啡馆,还停留在个人玩家单打独斗的阶段,忘了工业技术的推动作用。

    豆子可以定制、挂耳可以订做,甚至瓶装冷萃都可以进货。烘焙品牌,门店品牌都开始做冻干粉、冷萃液。咖啡消费正在和工厂产生更多的联系。

    uniuni店用的自动奶泡机,奶量、温度、奶泡厚薄,一键就搞定,咖啡师直接融合拉花。还有许多店用上的PUQ压粉器,科技进步提高了效率和出品的一致性。

    中国速度下的第三波咖啡,从小而美做“质”的个人玩家,逐渐向工业化配合门店出品,往“量”的阶段发展。

咖啡制作

    社交形式消费,还是平价饮品消费,也说明了市场再火热,精品咖啡的消费人群还是少数。

    消费者愿不愿意花心思去品鉴风味,对于味道带来的瞬间满足感有多重视,都是精品化的影响因素。天然酵母的面包和便利店的面包,后者消费人群更多的现象是无法改变,也不应该存在鄙视链。

    想起《向咖啡大师学习》的书里,采访王诗如老师的那两段话:

    “很多人觉得咖啡很好赚钱,事实上不是咖啡好赚,是商业模式好赚。”

    “所有风潮,都是从量开始,而不是苦守在金字塔顶端。”(作者|罗志嘉)

标签: 咖啡馆 打包细节
底部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