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 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

多角报道

当前位置/ 首页/ 新闻/多角报道/ 正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多角报道 > 奶茶店卖咖啡,便利店咖啡闹独立

奶茶店卖咖啡,便利店咖啡闹独立

  原标题:奶茶店卖咖啡,便利店咖啡闹独立 新生代人口红利叠加+市场扩容,国内咖啡市场进入多样化发展阶段

全家的湃客咖啡

  全家的湃客咖啡深受欢迎

  汉堡店卖咖啡、便利店卖咖啡,现在奶茶店也开始卖咖啡了。近日,喜茶在深圳万象城黑金店、广州惠福东热麦店、上海湖滨道热麦店、北京君太百货DP店率先上线咖啡。而在此之前,CoCo都可、奈雪的茶等茶饮店已经推出了咖啡饮品。

 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国的咖啡市场从2017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爆发期,随着新生代人口红利的叠加,这一消费市场也迎来更多的增长空间和扩容机遇,进入百花齐放的发展阶段。

  外卖咖啡大军日益壮大

  在连咖啡、瑞幸和星巴克后,麦当劳也在去年下半年加入了咖啡的大军。据悉,消费者可以通过美团、饿了么和微信小程序“i麦咖啡外送”下单。此次外送的麦咖啡采用的是具有专利防溢技术的“小金盖”包装,在正常的外送条件下可避免杯中热饮洒漏,还可以使咖啡在配送途中保持适宜的饮用温度。

  而成立于20 14年的连咖啡,最初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的咖啡外卖平台,待积累大量用户后,剥离第三方品牌的咖啡外送服务,成立了自有的咖啡外卖品牌C offeeB ox,并密集建站,这些站点承担厨房和仓库的角色,与每日优鲜的“前置仓”模式类似。目前,连咖啡与美团达成了合作。

  瑞幸咖啡发展更加迅猛,已成为新零售行业的现象级公司。根据该公司最新公布的2019年发展战略,今年将再开2500家门店,预计到年底坐拥4500家店。瑞幸咖啡2018年1月才开始试运营,仅用了6个多月规模就超过了成立3年的连咖啡,也超过了C osta成为仅次于星巴克的老二。据悉,瑞幸咖啡已与顺丰合作,提供30分钟“慢必赔”服务。

  星巴克也是于去年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,合作内容涉及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、盒马、淘宝、支付宝、天猫、口碑等多个业务线。依托阿里旗下饿了么成熟的配送体系,星巴克开始运行外送业务。

  便利店咖啡要“独立”

  作为中国全家2014年推出的品牌,湃客咖啡在近几年进入快速发展期。2018年湃客咖啡累计销售超过4000万杯,而今年的目标是1亿杯。

  在去年的12月中旬,中国全家的快闪咖啡馆在上海亮相,除了打造创意趣味场景,推出免费新品试饮外,全家还在传递这样一个信号:为未来独立咖啡馆的规模化拓展蓄力。也就是说,成长于便利店的湃客咖啡要做独立品牌了。

  据湃客咖啡负责人透露,2019年湃客咖啡将紧跟全家在全国的扩张步伐,接近100%覆盖全家门店,同时加快自有外送平台建设,寻求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主力城市开设独立咖啡馆的机会。

  专家观点

  市场扩容,为更多形式的咖啡提供生存空间

  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介绍,中国咖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的时间节点是在2017年出现的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》统计数据显示,2017年全球咖啡市场增速仅2%,而中国市场的咖啡消费增速高达15%,一些城市甚至达到了30%左右。

  “为什么会迎来这样的一个爆发期呢?经过近3年的研究,我们发现,随着整个新生代人口红利的叠加、西式生活的不断深化,以及大健康理念的加强,咖啡已经变成了新生代日常生活的一个元素。”朱丹蓬表示,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这样的消费需求为整个中国的咖啡市场带来了更多发展的空间、增长的空间,以及扩容的机会。

 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,目前,中国人年均消费咖啡4杯,且大多是速溶咖啡。而同在亚洲的日本人年均消费200杯,韩国人年均消费也有140杯。对比之下,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可上升空间明显。2015年中国咖啡市场销量规模已达700亿元,预测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销量规模将达3000亿元,而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销量规模有望突破10000亿元。

  朱丹蓬还表示,当中国咖啡市场经过扩容及爆发之后,它可以容纳更多咖啡品牌和模式,甚至可以容纳更多不同档次咖啡的存在。如高格调的、高品质的、高性价比的、便利型的,以及注重场景体验的咖啡,可以说,中国的咖啡消费已经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发展阶段。

  另一方面,在咖啡行业的规模实现扩容后,也会助推咖啡的品牌及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。譬如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档次和需求,以及对不同的场景的偏好,但都有可能从中找到适合他或者符合他的这类族群的品牌。

  朱丹蓬还提醒,虽然目前的咖啡市场还处于不饱和的竞争阶段,但仍能看到在整个行业火爆的同时,也有很多的咖啡企业死掉。这说明新生代的消费群体,对于品质、场景、服务体系等仍是有要求的,咖啡企业和品牌还是要能掌握年轻消费者的喜好,有拿得出手的产品,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。

  采写:南都记者伊晓霞 实习生 邹健怡 张佩燕

标签: 奶茶店 咖啡 便利店
底部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