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科目四模拟试题多少题 驾考考爆了怎么补救

咖啡人物

当前位置/ 首页/ 学院/咖啡人物/ 正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 > 咖啡人物 > 台湾人有多爱喝咖啡? 平均一人一年饮百杯

台湾人有多爱喝咖啡? 平均一人一年饮百杯

 台北街头随处可见cama现烘咖啡专门店。
 台北街头随处可见cama现烘咖啡专门店。

  无论是熬夜加班、早起上班,还是闺蜜下午茶、公事谈生意,台湾人都喜欢喝咖啡。台湾人到底有多爱喝咖啡?据说台湾人一年饮尽的咖啡杯,叠起来约等于21万座101大楼。业者根据台湾进口咖啡数量估算,2016年台湾平均每人咖啡饮用量超过百杯。

  另外,台湾人喝咖啡也是出了名的,台北市曾被《今日美国》票选为全球10大最佳品尝咖啡城市,街头巷尾林立的咖啡馆,简直可以与便利店的数量相媲美,就连洗衣店、杂货店、花店都可以喝上一杯香醇的咖啡。

  台湾财政主管部门数据显示,2014年台湾咖啡进口数量为2.38万吨,台湾当局“关务署”统计资料也显示,仅2016年1月至8月,台湾进口咖啡数量已高达2万吨。

  中国咖啡种植始于台湾

  台湾人早上起来要喝咖啡提提神、中午吃过午饭要喝咖啡助消化、谈事情喝咖啡营造氛围、无聊来杯咖啡打发时间……与中国传统的饮茶文化相比,咖啡显然是“舶来品”,那么台湾的咖啡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?

  “中国咖啡种植1884年始于台北,1908年后陆续引种海南岛、广西南部等地……”根据《云南省志》卷39《农垦志》显示,台湾的咖啡栽植早于大陆。史料记载,虽然当时清朝政府有意辅导台湾少数民族栽种咖啡,但是最先付诸行动,引进咖啡到台湾的是英国人。不过英国人浅尝辄止,并未成就台湾的咖啡产业。日本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时期,将台湾作为供应本土市场的咖啡豆的重要产地。台湾的咖啡种植规模迅速增大。

  “全球咖啡时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分为三大趋势。” 著有《台湾咖啡万岁》《咖啡学(系列)》的作者韩怀宗告诉记者,第一波发展在二战前后(1940年-1960年),流行喝罐装咖啡、即溶咖啡。第二波咖啡浪潮则是精品咖啡的兴起,1970年后更加明显,强调新鲜重烘焙,也衍生出拿铁与卡布奇诺等产品。第三浪潮则为美国咖啡师反星巴克之道而行,采用顶级咖啡豆、浅中焙、不加糖不加奶,并且注重杯测,借此与星巴克区隔。

  与全球咖啡三大趋势相对应的是,在台湾咖啡发展的脉络上,也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。台湾咖啡协会理事长吴怡玲告诉记者,大概在三四十年前,台湾出现了携带方便的罐装咖啡,如伯朗咖啡;1998年随着星巴克进入台湾市场,连锁咖啡店随之在台湾兴起;2005年前后,台湾便利店开始提供咖啡售卖,自家烘焙店也慢慢多了起来,手冲咖啡开始走进台湾庶民生活。“咖啡是生活的指标”,吴怡玲认为,台湾咖啡的发展除了有日本的影响,更重要是伴着自身经济起飞而发展起来。

  五六十年代,咖啡馆在台湾文坛扮演重要角色

  近年来,台湾喝咖啡的风气越来越兴盛,咖啡店的发展也融合了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转变。

  早期咖啡馆在台湾文坛、画坛、艺术界扮演者重要角色。据记载,1930、1940年代的台湾咖啡馆屈指可数,但几家知名的咖啡馆如波丽路、山水亭与天马茶房,确实为当年画坛、文坛、戏剧界的重要舞台。

  五六十年代,明星咖啡馆又开启了一段弥漫咖啡与书香的岁月。据悉,明星咖啡馆是1949年从上海霞飞路7号搬迁至台北武昌街一段7号的。后因诗人周梦蝶在骑楼下摆书摊的因缘,成为了台湾近代文学的重要地标,孕育出许多文坛巨擘。当年创办《现代文学》的白先勇、王文兴等人常在这儿聚会;黄春明、陈映真也常出没明星咖啡馆。白先勇曾说,“台湾(上世纪)60年代的现代诗、现代小说,羼着明星咖啡馆的浓香,就那样,一朵朵静静地萌芽、开花。”

  随后,上世纪60年代、上世纪70年代,台湾开始出现专业欧式风格咖啡馆,例如上岛咖啡、老树咖啡、蜜蜂咖啡等。当时,老树咖啡里装潢采用仿路易十六风格的古典木质桌椅、木质饰品、典雅吊灯,还标榜采用虹吸式冲煮咖啡。这些欧式咖啡馆刚兴起时,成为中产阶级约会、聚会的时尚选择。

  从文人咖啡馆、专业咖啡馆一路走来,台湾咖啡文化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,已从小众精英文化,蜕变为普罗大众的庶民文化,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新的特色。“在台湾,每间咖啡店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。”有业者表示,咖啡馆的密度越高,咖啡文化也就越蓬勃。

  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,除了便利店,一定要数咖啡店最多了。当记者问询台湾咖啡研究室计划主持人林哲豪“台湾到底有多少咖啡店”时,他说这个数字很难统计,因为除了传统的咖啡店,现在很多书店、服装店、花店、杂货店,甚至洗衣店都在卖咖啡。不过,林哲豪给记者简单地分了一下类别。

  林哲豪说,台湾卖咖啡的地方可粗略分为四类,一类连锁咖啡店,例如星巴克;第二类是便利店(例如7-11);第三类是自家烘焙咖啡店;第四类则为其他混合搭配的咖啡店,例如上述说的洗衣咖啡店。“咖啡具有都市个性。”林哲豪补充说,台湾自家烘焙店大概有3000家,超过半数在台北。

  在面对台湾人有多爱喝咖啡的问题上,林哲豪并不反对“平均每人每年咖啡饮用量超过百杯”的推测,但是他认为,如果用消费咖啡豆的概念来估算会更精准,因为不同的冲法,每杯咖啡所使用的咖啡豆数量是不一样的。具体来说,林哲豪认同,台湾每人每年消耗1.3公斤咖啡豆则更能全面体现台湾人对咖啡的挚爱。“如果折算成杯数的话,那应该是一百到两百杯。”林哲豪说。

  台湾咖啡选手享誉世界

  台湾人的咖啡不仅越喝越多,而且越喝越精。在台湾,民众不仅可以在便利店买一杯25元(新台币,下同,约人民币5元)的美式咖啡,还可以品味到世界拉花冠军冲泡的不到200元(约人民币40元)的拿铁。

  据台湾媒体报道,自从2013年,陈志煌打败挪威咖啡达人,成为第一个非北欧出身的“北欧杯咖啡烘焙大赛”冠军后,台湾的咖啡人才辈出,分别在烘豆、杯测、拉花等多个咖啡领域的世界大赛折冠。

  在台北市民权东路的巷弄中,有间名为“牛奶滑翔机”(milk glider)的咖啡店,这是台湾为数不多的由“拉花冠军”经营的店面。这间咖啡店由4个年轻人共同创业。其中,谢维晟与林奂在2015年东京Coffee Fest世界拉花冠军赛获得冠军与第三名的奖牌。最年轻的“九零后”林子轩则在2015年“TNTTW国际拉花大赛台湾选拔赛”拔得北区头筹。此外,另外店里的初创员工阳其兴,四月将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世界拉花大赛。

  当醇厚的咖啡遇到绵密的牛奶,再加上一流的咖啡师,就可以成就一杯线条细腻的拉花图案。借由拉花拉出一个世界,“牛奶滑翔机”的小伙伴希望,“咖啡和牛奶也可以变出梦想。”

  “大家热衷比赛,除了想要肯定自己之外,最直接是想学习到自己不懂的技巧,并分享自己特有的功夫。”2017世界杯拉花大赛台湾区决赛冠军郑智元告诉记者,近年来台湾年轻人热衷于参加各类咖啡比赛,就希望在赛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手艺。“台湾第一届咖啡大师赛”冠军林东源观察表示,台湾虽有星巴克等大型连锁店,但还有更多从进口、烘焙、冲煮、开店一手包办的小店。他们比创意、比专业都毫不逊色,“台湾不爱大规模(的咖啡店)。”

  “比赛与经济也是有一定的关系。”吴怡玲认为,与咖啡相关的比赛对行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。“吃过的东西是好东西,做出来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好。” 吴怡玲2003年发起并成立了台湾咖啡协会,目前共有80余个团体会员和50多个个人会员,并常年举办“世界杯咖啡大师赛台湾选拔赛”“世界杯杯测师大赛台湾选拔赛”“WCE世界杯烘豆大赛台湾选拔赛”“WCE世界杯拉花大赛台湾选拔赛”等6个赛事。她认为,比赛可以使得台湾年轻咖啡师接触世界最新资讯,并有机会与其他优秀选手切磋学习。


标签: 台湾人 咖啡
底部广告